【概要】結合靜海區優質農產品品牌
天津市的農業類型是屬于都市型,所以產業融合就是發展重點。發展高質量“津農津品”
設施農業的發展,擴大銷路以及提高產品質量,都是保證產品持久占領市場的保證。
3月20日,全市設施農業現場推動會在靜海區生寶設施農業園區舉辦,來自全市涉農區的政府以及職能部門負責人、重點企業代表,實地觀摩園區內的已經建成的可移動日光溫室、節能日光溫室、保暖式鋼骨架大棚和鋼骨架大棚,以及這些主推溫室的結構特點。
生寶設施農業園區,占地面積超2000畝,園區正開展設施農業建設,目前已完成500棟棚室提升改造工作,正在建設10座可移動日光溫室。在園區內,可移動日光溫室吸引了很多人觀看,從外觀上看,這些溫室的規模要比傳統溫室大上許多,溫室的最矮處,人們也不需要蹲下。溫室里面見不到磚石,都是由鋼結構組成。從介紹上得知,這種溫室可隨著土地建設的需要拆除和建設,在這個過程中,也不會產生建筑垃圾。
2021年完成20萬畝
推動會上,市農業農村委發布“十四五”全市設施農業要發展到100萬畝,2021年確保建成20萬畝的任務目標。按照這個目標,如果今年完成20萬畝設施農業建設,薊州區3萬畝,寶坻區3.5萬畝,武清區5.5萬畝,寧河區3萬畝,靜海區2萬畝,東麗區0.5萬畝,西青區1萬畝,津南區、北辰區以及濱海新區各自都是0.5萬畝。這些建成后,加上目前天津市現有的18萬畝設施農業,總體數量是38萬畝,那么對于天津這座超大城市來說,菜籃子的自給率將達到30%。
打造“一環、兩翼、三區”新格局
“一環”就是推進環城四區高檔設施農業產業帶建設,主要是發展以休閑采摘和精品農產品直供為主要模式的高檔設施農業。“兩翼”就是打造濱海新區、寧河區、東麗區“東翼”果蔬產業帶,武清區、西青區和靜海區“西翼”傳統優勢蔬菜產業帶,大力推進優勢特色蔬果品種種植發展。“三區”就是發展薊州特色設施作物聚集區、寶坻外向型設施作物聚集區和武清京津保供設施作物聚集區。
結合靜海區優質農產品品牌
天津市的農業類型是屬于都市型,所以產業融合就是發展重點?,F在涉農區都有一些靜海區的特色農產品,比如藍莓、草莓、桃、蘿卜、養殖產品等。各區在加大可移動日光溫室等環保的新型農業設施建設的同時,結合靜海區的優質農品和品牌資源,那么農產品的種植種類就更加豐富,達到農民增收,市民一年四季的菜籃子也會更加多樣,同時也可以抑制冬季農產品以及蛋類的溢價問題。
發展高質量“津農津品”
設施農業的發展,擴大銷路以及提高產品質量,都是保證產品持久占領市場的保證。要依托各類電商平臺,借助微信群團購、直播帶貨等銷售新業態,推動農產品的網上銷售。
此外,天津市目前推出的“津農津品”品牌,只有優質農產品,并且經過了各項嚴格檢驗后,才能使用這個由政府背書的品牌,目前有了這個品牌的天津農產品,已經通過電商平臺銷往了北京等地。
發展節約節水型設施農業
設施農業建設,要大力發展節水、節約型農業,推動一體化高效灌溉、施肥技術在設施農業上運用,并努力實現全覆蓋,有序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同時抓好尾菜處理和包裝廢棄物的回收。各區要多方引導產業發展,抓好微企業、公司、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