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行專家認為疫情給中亞國家糧食安全帶來威脅
2020-6-3 11:58:00
來源:駐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大使館經濟商務處
作者: -
編輯:福安
哈通社塔什干6月2日電,世界銀行農業問題首席經濟師佐利亞表示,新冠肺炎大流行不會導致全球食品市場劇烈動蕩,但會給中亞地區國家糧食安全、農業生產和農產品出口帶來一定威脅。
佐指出,與2008-2009年全球糧食危機不同,此次疫情暫未對國際糧食市場產生實質性影響。這得益于全球糧食儲備充足,主要食品價格穩定,采取糧食出口限制措施的國家較少,減輕了對中亞國家糧食安全和農業生產的負面影響。目前,哈薩克斯坦農業在GDP中的比重為4.4%,吉爾吉斯斯坦為11.6%,塔吉克斯坦為19.2%,土庫曼斯坦為20%,烏茲別克斯坦為28.8%。
佐認為,短期內(1-3個月),中亞各國仍將面臨一定困難,如部分糧食價格高企、弱勢群體購買力降低等。原材料和種子、化肥等物資供應鏈中斷將導致農業播種工作遲滯,影響未來農作物收成。中期內(6個月),各國將出現因經濟衰退引起的食品需求下滑、僑匯減少和本幣貶值等問題。此外,由于經濟危機影響居民購買力,預計俄羅斯對中亞地區果蔬產品需求將會減少。受隔離措施影響,農產品生產商還貸能力趨于惡化。
佐指出,疫情期間,中亞各國普遍采取緊急措施,強化糧食安全,支持農糧產業發展。各國政府動用國家糧食儲備,增加糧食儲量,實施價格管控,通過出口限制和下調進口關稅等措施降低成本。同時,各國政府加快取消農產品運輸和從業人員流動限制,為農場主和農業企業提供貸款展期及其他優惠政策。2020年,農業可能成為中亞各國經濟的穩定器和增長引擎,將在保障就業方面發揮比其他行業更重要的作用。疫情過后,各國政府應聚焦恢復地區農產品貿易,完善衛生檢疫安全地區合作,調控國家糧食儲備,擴大檢驗檢疫和農糧產業數字化領域的投資。(駐哈薩克斯坦使館經商處)
上一條:
超高端能恩[全護]3全球跨境重磅首發!

熱點資訊
推薦資訊